主營
7月6日,由中華環保聯合會主辦,貴州民族大學、北京中科清風科技有限公司協辦,以“積極探索、創新實踐,繪就美麗中國新畫卷”為主題的2025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主題論壇——2025美麗中國建設實踐論壇在貴陽圓滿舉辦。

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郭成林、中華環保聯合會主席王秀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桂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馬來西亞駐南寧總領事法蒂爾·伊斯邁爾、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馮新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貴州民族大學副校長董強,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生態環境部西南督察局原副局長、一級巡視員柏倫章,中科清風環保技術研究院院長付順坤等領導嘉賓出席論壇開幕式。開幕式由柏倫章副主席主持。

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郭成林
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郭成林在致辭中指出,貴州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當前,貴州正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中華環保聯合會主席王秀峰
王秀峰主席強調,新形勢下,我們既面臨“雙碳”目標倒逼產業轉型的挑戰,也迎來綠色科技革命重塑全球競爭力的機遇。要大力推動綠色技術創新,統籌發展與保護,以高質量、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他呼吁社會各界攜手成為生態文明理念的傳播者、綠色發展的踐行者、美麗中國的建設者。

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生態環境部西南督察局原副局長、一級巡視員柏倫章

貴州民族大學副校長董強
董強副校長介紹了學校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實踐:重組生態環境工程學院,構建全鏈條學科體系;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人才培養,開設交叉課程;主動融入美麗中國、美麗貴州建設,助力綠色轉型。

中科清風環保技術研究院院長付順坤
付順坤院長代表企業家發言,他分享了企業在生活垃圾治理領域的技術創新與實踐,提出新建垃圾焚燒廠無需政府投資、垃圾焚燒廠提標改造無需企業投入的新模式,呼吁更多同行攜手推進縣域生活垃圾處理,共同守護藍天碧水凈土。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桂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經濟學家潘家華
主旨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桂斌梳理了中國新污染物研究的歷史成果,分析了治理面臨的十大科技難點,強調新污染物治理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深層次需求,需完善方法體系、技術研發及國際合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提出,未來需通過優化能源結構、推進產業轉型、加強技術創新,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經濟學家潘家華作《轉軌零碳的市場進程》報告,提出“零碳是可行且有競爭力的”,分享了光伏+儲能的家庭與村級實踐模式,呼吁通過市場驅動推動零碳轉型。該環節由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馮新斌主持。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馮新斌

馬來西亞駐南寧總領事法蒂爾·伊斯邁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資源環境和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陳少強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交通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邵社剛
主題報告環節,馬來西亞駐南寧總領事法蒂爾·伊斯邁爾介紹了馬來西亞的可持續森林經營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通過立法保障森林覆蓋、建立社區護林員制度、推動生態財政轉移支付,同時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力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作提出“耦合發展現行能源體系與綠色產業體系”的思路,強調通過新型能源與傳統產業耦合(如綠氫與鋼鐵、水泥產業結合),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形成中國特色發展路徑;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資源環境和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陳少強從中央與地方層面介紹了財政支持綠色發展的舉措:加大污染防治、生態修復投入,完善綠色稅收、采購政策,推廣浙江湖州“GEP+VEP”核算機制等創新實踐,為綠色轉型提供資金與制度保障;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交通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邵社剛介紹了交通行業在結構調整、綠色基礎設施建設、資源節約利用、清潔能源推廣等方面的成果,提出“十五五”期間將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交通與能源融合等重點任務。該環節由貴州民族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院長朱四喜主持。

貴州民族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院長朱四喜

中華環保聯合會副秘書長鄭慶寶

生態環境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昌盛
政策解讀環節,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研究員李松解讀《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環境整治資金申報》,明確美麗鄉村建設的目標與任務,介紹了中央農村環境整治專項資金的申報路徑與管理要求,強調項目需注重規模化、資源化利用;生態環境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昌盛解讀了相關法律法規、水質標準及規范化建設要求,強調需加強風險防控與應急管理,保障群眾飲水安全。該環節由中華環保聯合會副秘書長鄭慶寶主持。

肯尼亞茶葉委員會研發中心主任詹姆斯·基里馬

貴州紅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萬洋

金沙窖酒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寧寧

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灣里制造基地總經理鐘志堅

中華環保聯合會論壇展覽部副部長陳建國
美麗故事匯環節,中科清風環保技術研究院院長付順坤詳細分享了小型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的創新,通過高溫煙氣治理工藝實現超低排放,降低運營成本,創新投資模式,助力縣域垃圾處理;肯尼亞茶葉委員會研發中心主任詹姆斯·基里馬介紹了肯尼亞茶葉產業通過植樹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同時推動茶葉出口與可持續發展;貴州紅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萬洋分享了企業“環保優先,科技引領”的實踐,如替代化石燃料、利用余熱蒸汽、攻克鋇渣處理技術,將環保轉化為企業競爭力;金沙窖酒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寧寧介紹了企業在綠色能源、供應鏈精益管理、有機高粱種植等方面的探索,推動白酒產業低碳轉型;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灣里制造基地總經理鐘志堅分享了打造“綠色標桿美麗工廠”的經驗,踐行“天人合一”理念,通過清潔能源、技術創新、三廢資源化利用,實現工業與生態和諧共生。該環節由中華環保聯合會論壇展覽部副部長陳建國主持。

高端對話環節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主持,嘉賓圍繞“美麗中國建設的挑戰與機遇”展開討論。四川省生態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王亮談到環保企業面臨的轉型壓力,呼吁通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商業模式創新,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彭士濤強調,需以生態系統思維推進治理,通過統一監測、協同管理提升成效。作家、《中國村干部》作者張艷華指出,農村面臨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的平衡、運營維護資金短缺、人才流失等挑戰,需通過產業升級、城鄉融合破解。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市菁華鋪鄉人民政府鄉長袁國命分享了陳家橋村的實踐:通過“三清三改”改善環境,盤活土地發展產業,凝聚村民力量,實現“生態美、百姓富”。
隨后,論壇發布了推薦美麗中國建設實踐案例,涵蓋生態治理、綠色產業、鄉村振興等領域,中華環保聯合會主席王秀峰、副主席柏倫章為入選單位頒發證書。



最后,柏倫章副主席宣讀《2025美麗中國建設實踐論壇倡議書》,呼吁全社會秉持生態文明思想、深化合作、創新實踐、強化科技引領、加強宣傳,共同繪就美麗中國新畫卷。
本次論壇圍繞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成果經驗,通過多維度、多層次的交流,凝聚了社會各界對美麗中國建設的共識,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夯實基礎,為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了智慧與力量。來自黑龍江、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四川、貴州等15個省市的230多名代表出席論壇。
原標題:2025美麗中國建設實踐論壇在貴陽圓滿舉辦
關鍵詞:
生態環境,環境整治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hbzhan@vip.qq.com
- 版權與免責聲明
- 1、凡本網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環保在線,轉載請必須注明環保在線,https://www.hbzh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2、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3、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環保在線APP
環保在線手機站
環保在線小程序
微信公眾號




















環保在線官微
環保在線APP
環保在線小程序